【全球化新市场专题论坛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冯拓:汽车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与汽车产业国际化协同
红豆沙冰 · 15小时前 45
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全球化新市场专题论坛八:破“卷”共建全球汽车开放共享产业链与服务体系”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冯拓发表题为“汽车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与汽车产业国际化协同”的演讲。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全球化新市场专题论坛八:破“卷”共建全球汽车开放共享产业链与服务体系”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冯拓发表题为“汽车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与汽车产业国际化协同”的演讲。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副秘书长 冯拓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接下来我将就中国汽车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与汽车产业国际化协同进行分享。
首先介绍行业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自2009年起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并持续保持这一地位。同时,中国也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保有国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规模庞大。
从数据可以看出,全球汽车年销量维持在9000万辆左右,中国市场约占三分之一。第二至第五名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合计销量近3000万辆,也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国家占剩下的三分之一。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3.5亿至3.6亿辆。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优势领域,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三分之二。市场格局也发生转变,2020年以前,合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今根据数据统计,自主品牌销量已接近66%,超过合资品牌约35%的份额,显示出中国汽车销售结构的显著变化。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存量竞争方面,2016年之前,70%的汽车消费来自首购用户,即消费者从无车状态购买第一辆车。这一趋势持续至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2021年首购用户比例出现反弹。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明年首购用户比例将降至30%,更多消费者将倾向于换购或增购车辆。
接下来介绍中国汽车出口情况。自2023年起,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700万辆。该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统计,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因为在物流领域,我们关注的是所有车辆的出口形式,无论是一般贸易、小额贸易还是低速电动车,只要涉及出口即需物流服务,因此通常采用较大的数据作为依据,物流统计也常基于整体规模进行处理。
在分析总量后,再看分区域市场情况。2023年和2024年,我们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俄乌事件对中国汽车出口至俄罗斯市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市场结构并不稳定。我们曾担忧若俄罗斯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如今年所示,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明显影响。然而从整体数据看,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平稳增长,俄罗斯减少的出口量基本由前10大出口国中的其他9国均衡分担,各国增长幅度较为一致。目前,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已由前苏联地区转变为中南美和中东地区,这些区域成为出海重点。
接下来谈谈物流方面的情况。中国滚装船在全球占比仅为7.6%。尽管近年来中国陆续建造多艘滚装船,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等企业不断投入新船,每年新下水的船只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相对于全球大型海运公司,中国滚装船数量仍较少。
除整车出口外,中国在海外建厂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约有40多家汽车工厂,包括合资、独资、全工艺和KD工厂等多种形式。例如比亚迪和上汽在泰国设立了合资和全资工厂。
在汽车整车物流出口方面,滚装运输仍是主要方式,上半年通过滚装发运的车辆占总量的75%左右。其中,中资船公司的发运量仅占15%。此前商务部曾提出“国车国运”的倡议,后来我们建议暂缓推行,因当前自有运力仍不足,对整体市场发展尚不适宜。此外,集装箱运输是海运的另一主要方式,整体上中国汽车出口仍以海运为主导。
以下是当前中国汽车出口量与船只运力情况。中国船只数量增长较快,但相对于汽车出口量的增速仍显不足。滚装船市场目前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并非绝对过剩。如前所述,中国持续投资建造滚装船,但整体市场规模仍较小。我们统计了中资船公司的船只情况,安吉和比亚迪新下水的多为大型船只,而原有的长达隆、长盛鸿、长泰鸿、唐鸿、茂鸿等原为近海内贸滚装船,后转为外贸用途。远海汽船也新增了一些大型船只。
关于滚装船价格,在此不做赘述。平均在港时间方面,自2021年和2022年滚装船价格大幅上涨后,随着新船陆续投入运营,价格有所回落。船公司为稳定运价调整了船速,导致今年车辆平均在港时间略有增加。
此前为补充运力短板,中国建造了一些大型船只。部分原从事内贸的船只也转投外贸运输。此外,中远海运集团利用框架箱和整装船形式发运整车,以及通过海外集装箱进行运输。
中欧班列今年发运了10万辆汽车。中铁集装箱公司正在推广一款新型箱型,称为“汽车箱”,其高度达到3130毫米。增加高度后,箱内上层增设滑槽,可将汽车支架直接收纳于箱内,回程时可装载普通货物,有效提升了特殊箱型的利用率和回收效率。因此,中铁集装箱将重点发展汽车箱运输,预计明年通过中欧班列发运的汽车整车数量将有所增加。
铁路另一种发运方式是通过中铁特货。但由于霍尔果斯口岸的吞吐能力限制,今年出口仍受影响。当地换轨能力和车皮数量有限,因此中铁特货目前未将汽车整车出口作为重点业务。中铁特货每年国内发运汽车约750万至760万辆,而出口发运量仅约10万辆,其重点仍在国内市场。
公路运输作为运力补充方式,并非长效机制。当前依托霍尔果斯口岸7×24小时通关政策,才具备一定的成本与效率优势。
最后介绍我们协会开展的工作。我们与中铁集装箱、中远海运、国内主流自主品牌主机厂、物流公司及装备企业共同发布了《乘用车集装箱装箱与拆箱作业要求》,有效降低了集装箱发运的致损率。
针对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如澳大利亚实施的严格生物隔离和检疫法规,我们与商务部及澳方组织了出海座谈。去年12月在上海举办了对澳出口培训,邀请澳大利亚海关检疫人员来华现场指导,讲解澳方检测重点区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行业协会的重点工作方向集中在中亚、中东、东南亚地区,并每年举办规模较大的汽车物流国际会议。今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上,欧洲汽车整车物流协会组织50多人代表团参会,表明中国车企在汽车物流领域的话语权持续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