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汽车科技

  • 首页
  • 文章
  • 视频
  • 资料

【智能化新升级专题论坛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仿真领域首席专家王伟发布《智能底盘测试技术体系及应用》智库报告

2025-09-15 15:10 32
摘要:
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智能化新升级专题论坛四:辅助驾驶普及浪潮下,如何打造成本、安全、差异化新优势?”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仿真领域首席专家王伟发布《智能底盘测试技术体系及应用》智库报告。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智能化新升级专题论坛四:辅助驾驶普及浪潮下,如何打造成本、安全、差异化新优势?”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仿真领域首席专家王伟发布《智能底盘测试技术体系及应用》智库报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仿真领域首席专家 王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行业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代表天检中心做《智能底盘测试技术体系及应用》的智库报告发布。


刚才论坛上各位专家也谈了辅助驾驶的一些应用,智能底盘作为辅助驾驶的一个执行机构,性能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介绍一下智能底盘的技术迭代。众所周知,传统底盘的属性主要侧重于力学和机械性能,而智能底盘响应快、精度高,体现出动底融合、线控冗余于一体化的新特征。


这是目前智能底盘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底盘目前向线控化、域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在2.0的阶段。从底盘构型的发展趋势来看的话,我们认为这种驱、制、转、悬集成的新型行驶单元未来会成为行业的热点。在控制方面也逐渐向线控化、域控化、集成化发展。


目前国内主流的整车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智能底盘技术,智能底盘目前从高端配置慢慢转向主流的刚需,逐渐在量产车上扩大应用,其中20万以上的车型中智能底盘的配置成为消费者核心的决策之一。


但智能底盘车辆投入到市场之后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我们市场上看到制动丢失、加速失控、转向失灵一些情况引起消费者的抱怨,原因也是由于车辆配置不均衡,功能安全机制等原由,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事故。


这对我们的测试技术提出很多要求,智能底盘和传统底盘确实不同,在很多测评场景的广度和场景模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急需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测试评价标准体系,来促进智能底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保障用户的安全和驾乘体验。


前面介绍了智能底盘的行业背景,我们也可以看到智能底盘车辆现在从研发验证的阶段向规模化推动,因此测试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智能底盘产品行业需求,现在行业建立了开发测试全流程验证体系,涵盖整车、部件和系统。基于专业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从架控性、质控性,包括功能安全、舒适性以及极限场景方面建立了全系的测试能力。


其次就是刚才提及最多的整车功能安全方面,我们聚焦于底盘域,在行车安全方面具备了测试转向、制动、悬架、动力在失效场景下安全冗余的测试技术,同时具备出口车辆在整车功能安全集成和确认测试技术。


在系统和零部件方面,同样具有线控制动转向,包括电控悬架,从功能到性能不同层级的测试验证技术,同时在部件的可靠性、耐久、环境适应性也具有很强的测试能力。


在测试手段方面,传统底盘车辆与智能底盘车辆测试的场景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在实验厂不能测试的,我们需要在台架上进行测试。天检中心上了首台设备,拥有丰富的特色场景库、车辆模型库和故障库,现在测试应力达到5000条以上,可以测试不同环境下,尤其极限工况下,在纵向和横向方面极限测试的场景。


同时在智能底盘3.0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全系的布局,正如刚才所说的新型行驶单元角模块,我们目前布局了单个系统,甚至整车集成测试的体系,来引领整个行业测试技术的发展。


围绕产品的形态、技术需求、测试评价方案,我们测试技术赋能整个标准的建设。比如之前刚刚发布的GB21670和GB12676,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支撑工作,保证标准制定和发布。


以上介绍了整个测试体系能力的建设,整个测试的技术最后要应用到实际的体系中,才能促进我们智能底盘产品技术的进步,也给我们消费者端提供参考。


其中中消会发起了新车产品力新质提升行动,天检中心作为支持方,我们制定了智能底盘分级认定规程,主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客观的技术参考,应用智能底盘测试体系来真正测试评价智能底盘的核心价值和标准性能。也聚集行业力量,由天检牵头成立了智能底盘测试技术委员会,促进智能底盘分级认证和规程的形成和应用。这是整个智能底盘分级认证体系的框架,认真思考了智能底盘本质属性是什么,智能是在哪个地方,我们从质控性、预判性、冗控性进行了专项测试,主要考虑底盘具有认知、决策和执行的作用,也涵盖了消费者日常驾车或用车的场景,同时也把系统性能作为增测项目,各性能差异化分配得分权重。


质控性方面,主要聚焦消费者日常家庭场景,我们要看它精准控制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比如日常的高速变道,包括典型路面,也就是对接路面、对抗路面雨雪天加速或刹车车辆是否稳定,是否表现出更小的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


同样在转弯加减速,包括紧急刹车方面,我们重点考量智能底盘主动侧倾补偿系统是否有效降低了车辆的侧倾,包括主动悬架是否动态调整阻尼和刚度,有效抑制车身俯仰这些智能性。


便捷场景方面,我们经常遇到窄道掉头或者侧方位泊车,智能底盘的限速转向,包括后轮转向、分布式驱动能够有效减少转弯的直径,同时减少泊车入库次数,我们也对它的便利性进行了测试评价。


预判性方面,比如车辆在过路障冲击和不平路面行驶的时候,我们的主动悬架和预瞄控制是否有效降低车辆过减速带时的冲击,智能悬架是否通过路面的感知来实时调节悬架的高度统一等参数提高整个车辆的舒适性,来考核它的预判性。


还有非常重要的冗控性,主要针对失效场景下,比如转向丢失、制动丢失、油门丢失的场景下,我们怎么进行这样的测试,对于整个转向,包括制动、驱动我们也进行了故障模拟,全方位测试车辆是否保证安全性。


在一些危险场景下的控制,比如高速爆胎,车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轮胎爆了,也要考核它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在XYZ三个方向上它的协调控制、融合控制来保证车辆保持能力,保持车道不偏离,类似于这样的场景。


以上是必测项,还有增测项,主要针对于系统的性能,我们指转向响应,包括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响应,这需要零部件企业和我们一起测试。


通过上面描述,最终我们按照客观测试得分率评价整个智能底盘的等级,分为基础等级和最终等级,最高星级是五星级。


智能底盘是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我们持续开展智能底盘的测试能力,包括分级工程研究应用,为推动中国智能底盘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整个发布,谢谢各位专家!

评论 0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

红豆沙冰

403

获赞

92

粉丝

2

关注

热门文章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焉知月刊:知车视界202205.pdf
焉知月刊:知车视界202205.pdf

更多精华美文扫码阅读

焉知汽车

焉知汽车

希骥电池与储能

希骥电池与储能

© 2018-2025 焉知 All Right Reserved · 沪ICP备15043037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