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汽车科技

  • 首页
  • 文章
  • 视频
  • 资料

从G1到G2:解读智元机器人如何实现工业级“智”的飞跃

2025-10-16 17:35 2224
摘要:
2025年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发布的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凭借英伟达Thor芯片加持的算力优势、遥操作驱动的数据体系及多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的标杆产品。本文从性能参数(包括价格)、技术架构、数据机制与市场潜力四维度解析其要点。

2025年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发布的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凭借英伟达Thor芯片加持的算力优势、遥操作驱动的数据体系及多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的标杆产品。本文从性能参数(包括价格)、技术架构、数据机制与市场潜力四维度解析其要点。

 

 

图G1和G2对比,G2外观先进了许多,直播视频截图

 

一、性能概述:工业级参数奠定作业基石


智元精灵G2以工业场景可靠性为核心设计目标,在动力性能、操作精度与续航能力上形成多维突破,为复杂作业场景提供硬件支撑。其实家用市场倒在其次,并不是发布会现场很多观众误以为的家政机器人。


(一)基础参数与成本定位


作为面向量产的工业级机器人,精灵G2未公开具体单价,但结合其数亿元订单规模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的商用定位,行业推测其单台定价区间约在50万- 80万元。这一价格带介于高端协作机器人与重型工业机器人之间,精准匹配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精度+高性价比"设备的需求。确实有记者问了姚院长,在人力成本偏低的我国,G2的性价比如何。姚院长回答是算TCO全周期总成本,还是机器人划算。


(二)动力与续航能力


动力系统方面,精灵G2搭载高性能关节执行器与双电池组设计,支持热插拔换电技术,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完全适配工厂三班制生产节拍。其电池系统虽未披露具体功率参数,但通过发布会现场"北京遥操上海机器人射中飘动气球"的演示可见,电池输出稳定性可满足毫秒级低延迟动力响应需求。


图遥操作射击气球,直播截图


为什么我们会关心G2的功率和电池,因为从发布会看,G2的力气是非常大的。以这样的输出功率能坚持多长时间是值得关注的。


 图极限力量测试,直播截图


续航保障上,除换电功能外,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回充能力,在电量低于20%时可自动规划路径前往充电站,充电1小时即可恢复80%电量,大幅降低人工干预成本。这一续航设计解决了传统机器人"续航短、换电难"的痛点,尤其适用于物流分拣、产线巡检等长时间作业场景。

 

(三)力控性能与操作精度


力控能力是精灵G2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单手臂配备7个自由度及高精度力矩传感器,最大末端操作力可达50N,最小可控力精度仅0.1N(抓鸡蛋,倒酒演示),既能完成汽车安全带锁芯压紧等需要较大力量的装配任务,也能实现内存条插接等毫米级精密操作。在发布会演示中,该机器人仅需1小时即可通过真机强化学习掌握内存条插接技巧,力控重复精度达±0.02mm。


 

图生鸡蛋推动力控臂,反应柔顺,来自网络

 

操作精度的背后,是全身26个主动自由度的协同控制——腿腰部5个自由度保障移动灵活性,手臂7个自由度实现类人化操作角度,配合360°空间感知系统,可在狭窄产线环境中完成"抓取-转身-装配"的连贯动作,避障响应延迟低于10ms。

 

二、开发工具与技术架构:算力与模型构建智能核心


精灵G2构建了"芯片-开发平台-模型"的全栈技术体系,通过硬件算力与软件工具的协同,降低开发门槛并提升任务处理能力。

(一)芯片与算力支撑


硬件核心采用英伟达Jetson Thor T5000芯片,这是专为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提供2070 TFLOPS(FP4精度)的本地算力。该算力水平较上一代平台提升3倍以上,可同时处理多路传感器数据(视觉、触觉、力觉),并支持VLA、LLM等大型AI模型在本地运行,避免了云端传输延迟,为实时决策提供算力保障。

 

图NVIDIA副总裁为G2站台,直播截图


Thor芯片的能效比优势同样显著,在提供强大算力的同时,功耗控制在50W以内,配合精灵G2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可有效降低设备运行中的能耗成本,符合制造业"绿色生产"的发展需求。

 

(二)开发工具与生态支持


智元为精灵G2配套了行业首款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该平台涵盖"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模型推理"全链路功能,提供丰富的SDK二次开发接口。开发者可通过平台快速配置任务模板,实现跨场景功能定制,例如为商业导览场景开发个性化讲解话术,或为物流场景优化抓取策略。


从现场直播看,现场工程师使用Python操作G2机器人。

 

 图熟悉的语法,但是算法藏在智元的模型库李敏,要用import导入


Genie Studio的核心优势在于仿真与真机的无缝衔接——开发者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模型训练与测试,通过一键部署功能将算法迁移至精灵G2真机,试错成本显著降低。这种"仿真训练-真机落地"的开发模式,大幅缩短了工业机器人的场景适配周期。

 

(三)内在AI模型体系


精灵G2搭载智元全栈自研的双模型架构:通用基座大模型GO-1与世界模型GE-1,形成"感知-规划-执行"的三层大脑系统。其中GO-1负责解析自然语言指令并转化为操作任务,通过VLM感知模块理解环境信息,经Latent Planner规划运动轨迹,最终由Action Expert模块控制执行器动作,实现"听懂一句话完成一整个任务"的能力。


世界模型GE-1则具备时空预测能力,可在视觉空间中"预演"动作后果,例如在抓取易碎物料前模拟不同力度下的物体形变,提前规避操作风险。这一能力使机器人在处理长周期复杂任务时,成功率提升40%以上,尤其适用于精密装配、文物修复等高危作业场景


三、训练数据采集与数据飞轮:遥操作驱动持续进化


精灵G2构建了"遥操作+仿真+真机反馈"的数据闭环体系,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与迭代,实现机器人能力的持续升级。姚院长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也回答道“在之前我的一些报告中也提到机器人,它需要一个从本体到数据到算法到应用,再回归到本体的这样一个飞轮去迭代”。


(一)多模态数据采集体系


数据采集是模型迭代的基础,Genie Studio平台提供了"真机采集+仿真生成"的双线方案。真机采集方面,机器人周身搭载的4D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与力矩传感器,可同步采集视觉、触觉、力觉等多模态数据,单机单日数据产能高达1000条,为模型训练提供海量真实样本。


仿真数据生成则通过域随机化技术实现,可模拟不同光照条件、物体材质与场景布局,生成多样化训练数据。例如在汽车制造场景中,可快速生成不同车型的零部件装配数据,无需依赖真实产线停工采集,数据生成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0倍。

 

(二)遥操作:高精度数据的核心来源


遥操作技术是精灵G2高质量数据采集的关键手段。开发者可通过VR设备或键盘实现超视距精准操控,在发布会演示中,北京操作人员远程控制上海的机器人完成气球射击任务,操作延迟低于10ms,轨迹复现精度达99%。这种遥操作采集的专家轨迹数据,成为模型学习复杂动作的"金标准"样本。


在数据增强环节,遥操作轨迹可通过算法自动泛化——例如将"抓取圆形零件"的基础轨迹,扩展为不同尺寸、重量的圆形物体抓取数据,同时保留人类操作的经验逻辑。这种"人类示范+算法泛化"的模式,解决了纯仿真数据"物理逻辑缺失"的痛点,使合成数据与真实场景的适配度显著提升。

 

(三)数据飞轮:从采集到迭代的闭环进化


精灵G2构建了完整的数据飞轮体系:首先通过遥操作与真机采集构建基础数据集,训练初始模型并部署至机器人;随后机器人在实际作业中收集误差数据(如操作失败案例、力控偏差值),上传至Genie Studio平台;平台通过仿真环境复现问题并优化模型,再将升级后的算法推送至真机,形成"采集-训练-部署-反馈"的迭代闭环。


这一飞轮效应已显现实际价值: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中,精灵G2的装配成功率持续提高,充分证明数据驱动的进化能力。

 

四、潜在市场分析:多场景渗透开启增量空间


精灵G2凭借工业级可靠性与场景适配能力,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突破,未来市场潜力将随技术迭代进一步释放。


(一)核心市场:汽车与消费电子制造


当前精灵G2的核心落地场景集中在汽车与消费电子领域。在汽车制造中,已与均胜电子达成过亿元采购合同,用于安全带锁芯等零部件的装配与检测,替代传统人工操作,使生产线效率提升30%,不良率降低50%。


消费电子领域,其斩获的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主要用于智能手机主板的精密装配与检测。该场景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精灵G2的0.1N力控精度与毫米级定位能力,可满足芯片焊接、排线插接等关键工序需求,解决消费电子行业"人工操作疲劳导致良品率下降"的痛点。


据行业测算,仅汽车零部件装配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两大场景,全球市场规模即超千亿元,精灵G2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占据10%-15%的细分市场份额。

 

(二)潜力市场:物流、服务与特种作业


除核心制造场景外,精灵G2在多个潜力市场已展现落地能力:


物流分拣:搭载OmniHand专业款触觉灵巧手,可抓取不同尺寸、材质的包裹,配合自主导航能力,在智元内部物流场景中实现95%以上的包裹上料准确率,分拣效率达人工的2倍;


 图现场物流分拣,直播截图


商业导览:基于多模态语音交互与拟人化肢体语言,可在展馆、园区等场景提供定制化讲解服务,已在宁波普智未来工厂实现导览部署,接待效率提升 40%;

特种作业:其 - 15℃至 50℃的宽温工作范围与静电防护能力,使其可适配新能源电池车间、冷链仓库等特殊环境,目前已进入宁德时代电池检测场景试点。

 

(三)市场拓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精灵G2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高端市场面临发那科、库卡等传统巨头的竞争,二是中小企业对高单价设备的接受度有待提升。对此,智元已制定针对性策略:通过与英伟达的生态合作强化算力优势,形成技术差异化;推出"租赁+服务"模式,将设备采购成本转化为月度服务费,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


随着数据飞轮持续迭代与规模化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预计未来3年内,精灵G2的市场覆盖将从当前的3大核心场景扩展至8-10个细分领域,年出货量持续上升。

 

五、总结:具身智能商业化的标杆价值


智元精灵G2通过"工业级性能保障作业可靠性、Thor算力支撑实时决策、遥操作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的三维体系,成功破解了具身智能"技术先进但落地困难"的行业难题。其数亿元订单的商业化成果证明,当机器人具备"精准操作能力+场景适配能力+成本可控性"时,就能打开广阔市场空间。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精灵G2的推出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构建了"硬件-软件-数据"的具身智能商业化的模式 ——这种以真实场景需求为导向,以芯片算力为基础,以数据飞轮为进化动力的发展路径,将为后续机器人产品提供重要参考,其路径可能很多新入厂商都会复制。

评论 0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

Bella

367

获赞

9

粉丝

2

关注

热门文章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pdf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pdf

更多精华美文扫码阅读

焉知汽车

焉知汽车

希骥电池与储能

希骥电池与储能

© 2018-2025 焉知 All Right Reserved · 沪ICP备15043037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