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5 | 博世吴永桥:VLA短期难落地,博世坚定投入一段式端到端
2025年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隆重举行。2025 WAIC汇聚海内外AI人才,共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参会,规模创历史之最。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受邀出席26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对智能化的破局路径与技术演进深入剖析,并分享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VLA短期内仍需攻克多维难题,
博世一段式端到端方案8月底量产
博世认为,只有将一段式端到端打磨到极致的性能,让用户体验到高度拟人化、丝滑的驾驶感受,带来极度的自信、舒适与安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辅助驾驶。
博世坚定推进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博世和文远知行联合,基于英伟达Orin Y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方案,也将于8月底在奇瑞高端车型量产。
业界热议的世界模型VLA将是未来方向,但短期内难以落地,仍需攻克多维难题。
首先,多模态大模型的特征对齐很难实现(视觉、语言、动作);其次,多模态的数据获取和训练也十分困难。最重要的一点,VLA模型要部署在智驾芯片上,才能实现行车安全以及驾驶高度拟人化,模型规模必须要做到7B-10B左右。但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三方智驾芯片都不是专为大模型的计算而设计的,带宽相对较小,仅3B的模型布置在Thor芯片,频率很难做到10赫兹。可能要在3-5年之后,有了真正能跑大模型的芯片,才能支持VLA落地。
辅助驾驶的工程化交付是汽车史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之一。除了技术过硬,量产落地有保证,安全底线不放松的辅助驾驶产品才是第一选择。
辅助驾驶将成为标准件,
智能座舱成为主机厂差异化竞争亮点
随着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行业将进入“技术+合规”双轮驱动阶段,辅助驾驶将成为标配,功能是将用户安全地从A点带到B点,并不具备情绪价值,因此不会成为主机厂卖车的差异化优势。
智能座舱才是车企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亮点。在辅助驾驶成为标配后,座舱会大放异彩,因为座舱能给用户带来情绪价值。现在座舱都是被动式交互,博世目前在和一家主机厂研究,芯片算力在300 TOPS左右的座舱产品,通过感知和大数据积累,让座舱真正成为用户的灵魂伴侣。
当辅助驾驶为用户带来自信、安全、舒适的体验,用户将愿意买单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价格战愈演愈烈。吴永桥指出,当中国汽车转向智能化的新赛道竞争时,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模式,才能打破内卷。
当辅助驾驶具备极致性能表现,为用户带来优质体验时,相信用户会愿意为软件服务付费。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共识,构建以技术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过去中国需要博世,现在博世需要中国。”在智能化浪潮中,博世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与工程化能力,助力行业迈向价值驱动。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