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辅助驾驶平权”的核心是“安全平权”
今年一开年,“辅助驾驶平权”就成为了众多车企的主打口号,对此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将辅助驾驶系统下沉到10万元级车型。
但“辅助驾驶平权”绝不等同于“辅助驾驶平价”。在驾驶自动化领域,技术先进性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根本。只有当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驾驶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近日,在正在举办的上海车展上,Mobileye也表示,安全性是公司的基石,其整体技术路线、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初心都是致力于驾驶安全以及推进未来出行的变革。
这一思路,也正契合了我们在讨论辅助驾驶平权这一话题时最核心的议题——“安全平权”。
那么,为此,Mobileye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1.技术路线选择中的安全考量
先从整体的技术路线来看,Mobileye采用的是以视觉感知为中心的复合人工智能系统(Compound AI System,简称CAIS)技术路线。Mobileye通过严谨的数学计算,能够得出复合人工智能系统的误差水平,为实现“驾驶员视觉脱离”水平的驾驶自动化系统所需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简称MTBF)开辟一条更为现实且可靠的路径。
“以视觉感知为中心”意味着Mobileye依然是把摄像头作为主传感器,同时对其它类型感知传感器的采用也持开放态度。因为不堆砌昂贵的传感器硬件,而是依靠算法的精进,系统在做到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性价比。安全性和性价比的精益平衡,对于当前对成本效益极度敏感的主机厂尤为重要。
“复合”的内涵在于“善用”多种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而说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驾驶自动化,Mobileye在这方面一直都是先行者。如BEV/BEVformer、端到端、自监督学习、Transformer模型等等,Mobileye在自己的技术栈里实际上涉猎或使用过几乎每一项上述技术领域。所谓“善用”,就是更懂得如何取各主流技术之所长,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Mobileye以视觉感知为中心的复合人工智能系统利用所有传感器模式(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按每种传感器对系统进行可分解训练,通过PGF高阶融合,从而对驾驶环境形成更深入、更精确的理解,并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极端情况,相较于仅采用端到端的方式,轻松达到更低的误差水平。
概括地讲,Mobileye构建了三个子系统。
- “Primary”主系统:用于预测,例如预测车道位置;
- “Fallback”备用系统:基于不同方法就同一情形做预测。
- “Guardian”监护系统:使用第三种方法来验证 Primary 主系统的预测是否正确,如正确则按此执行;否则采用 Fallback 备用系统的预测结果。
以下图所示的场景为例,主车左右两侧各有一辆公交车,在横向控制情况下,一个子系统告诉主车前方道路左转,另一个子系统告诉主车前方道路直行,还有一个子系统告诉主车前方道路右转。这属于一个“非二元”决策的问题,即无法通过多数规则来作决策。如果做了错误的决策,就会导致主车和旁侧公交车发生碰撞。如果Guardian监护系统认为Primary主系统的预测有效,就按此执行;否则会选择Fallback备用系统。据相关数据证明,PGF系统的总体误差可以低至与多数规则相同的水平。
无法根据多数规则来做决策的非二元情况
2.“精确度”和“召回率”的权衡与兼得
“精确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是两个对于驾驶自动化至关重要的概念。
“精确度”主要关乎驾驶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其主要指标即上文中提到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时间越长,表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能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运行,避免故障或事故发生,从而确保驾驶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召回率”主要关乎系统的可用性,涉及运行设计范围(ODD)、地理可扩展性、成本等多个因素。ODD包括驾驶自动化系统可以运行的道路类型,天气状况等;地理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在更广地理范围内的泛化能力,即系统部署到新的地理范围时表现如何,还是每针对一个新的地理范围都需要重新收集新的数据方可行;成本不仅不包括系统成本,还包括维护成本,对于Robotaxi还包括远程操作员的人工成本等。上述这些方面都会影响系统可用性。
对于完全驾驶自动化,系统的“精确度”和“召回率”两者均不可或缺。因此对于驾驶自动化这一终极目标,谈“安全性”不能脱离“可用性”。不同于当前牺牲精确度先跑起来再说,或着不计成本去砸精确度而忽视召回率的做法,Mobileye的策略是双管齐下。
一方面,基于EyeQ6H的第二代SuperVision系统将于2026 年面世,其仍以摄像头为中心,精确度较第一代将实现大幅提升,这是得益于EyeQ6H在计算效率上的大幅提升。目前Mobileye已与保时捷、奥迪、宾利、法拉利等车企的17 款车型达成定点合作。
另一方面,Chauffeur通过将ODD限制在高速,先在召回率上有所保留,追求极致的精确度,然后再通过扩展可行驶的道路类型,在本十年末逐步提高系统可用性。Mobileye目前也已经与多家车企就Chauffeur展开合作,涉及 10 款车型的研发。
3.辅助驾驶规模化安全落地——“既要、又要、还要”的解题思路
当前国内市场“辅助驾驶平权”趋势下,对于车厂而言,这意味着既要落实安全性、又要满足消费者对于辅助驾驶功能的优质体验,还要做到成本可控。
中阶辅助驾驶就是其中的最佳切入点。以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的高速NOA为核心应用场景、兼顾成本效益的中阶辅助驾驶方案,正在成为推动驾驶自动化功能普及的关键细分市场。
所谓中阶辅助驾驶,核心场景聚焦于高速道路,这也是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用户使用需求也相对较高的ODD。
Mobileye的“环绕式ADAS™”正是顺应这一需求专门打造的中阶辅助驾驶方案。
它基于Mobileye先进的软件堆栈,通过单颗EyeQ™6 High系统集成芯片(SoC)实现软硬件垂直整合,以更低的系统成本,将基础的安全功能与高速公路及特定路况下的驾驶辅助和泊车辅助等高端驾乘体验相结合,致力于既满足消费者对高速公路驾驶自动化日益增长的期待,又契合日益严苛的安全法规,使车企能够将功能普及至量产百万辆级规模的主流车型。
而且,通过OTA,该方案可持续进行新功能升级,提升常规ADAS功能的智能化水平,致力于满足未来法规日益严格的安全要求。
该方案在全球已经有了定点。今年3月,大众汽车宣布与法雷奥和 Mobileye合作,为未来的横置发动机车型实现ADAS的升级。在国内市场,Mobileye也正与本土合作方共同致力打造基于“环绕式ADAS™”的解决方案。
4.安全合规+测试安全,助力国内车企出海
结合国内辅助驾驶市场的发展趋势,以上谈到的Mobileye围绕安全性的深入理论探索和经验积累,在帮助中国车企出海方面,其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当前中国汽车制造商出海面临两方面的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挑战就是安全合规方面的高门槛。每个国家对于ADAS和驾驶自动化车辆都有各自的法规要求。配备这些技术的车辆要想出口当地,就必须满足当地的监管要求,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通用安全条例》(GSR)、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的驾驶员控制辅助系统(DCAS)法规、以及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的法规。
此外,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动态变化也会为中国车企出海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Mobileye凭借在技术成熟度、全球化市场布局、成本效益和安全合规方面的优势,成为中国车企拓展海外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选择。
1)安全合规:高规格产品 + 全球化布局,满足各地区严苛法规要求
技术角度本身,Mobileye凭借其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和车辆集成等多个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车企提供高性价比,有竞争力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在技术安全性和成熟度方面获得业界广泛认可的同时,Mobileye在全球战略布局上也彰显了卓越的前瞻性。Mobileye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均已构建成熟的本地团队,以精准把控各地市场的独特需求和挑战,同时能够通过高效灵活的全球协作,基于自身广泛的全球业务布局、合作伙伴网络、对各地市场的深入洞察,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的深入了解和丰富成功经验,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车企提供经各地市场验证的解决方案,为中国车企在出口车型的安全合规、成本控制和快速上市等多方面提供坚实的支持,助力其以更具性价比的辅助驾驶方案满足全球安全标准,并抵御国际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2)测试安全:全球及本地测试团队持续验证并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是驾驶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要求,而测试是确保驾驶自动化汽车在各种交通环境和条件下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测试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于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改进系统设计和提升算法性能至关重要。
- 全球
截至目前,Mobileye的驾驶自动化汽车测试车队已在包括德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个城市进行了路测。也就是说,Mobileye在L2级辅助驾驶领域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还成功拓展到L4级驾驶自动化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中国
Mobileye在上海嘉定设有技术测试中心,用于对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关键的技术验证和测试,成为 Mobileye 在强化中国本土服务能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Mobileye认为,中国车企在辅助驾驶领域的出海战略必须基于深入的市场研究来定制策略,采用与当地市场基础设施、法规和标准相适配的技术方案。同时,需要与在当地市场得到成功验证、合法合规的技术合作伙伴建立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确保产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安全合规性,并通过高质量的品牌建设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来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
热门文章
更多精华美文扫码阅读

焉知汽车

希骥电池与储能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