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中国品牌智能驾驶路径和进程对比
核心观点:
1、智能驾驶路径:硬件先行,软件加速迭代进入 L2+时代
2、智能驾驶进程
3、投资建议
4、风险提示
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研究报告
换电模式概念: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充电、统一配送,并在换电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换电站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
换电模式分类:其中换电模式分为底盘换电、侧方换电、分箱换电。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2022年2月数据分析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 动力电池市场
中国汽车行业碳中和政策进展研究报告
目录
1 、我国汽车碳中和12大误区
2 、汽车行业碳排放政策进展
3 、汽车企业碳中和应对建议
中国汽车上市企业专利和科创力报告排行榜
随着新能源、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与汽车制造的加速融合,汽车产业正迎来全新的变革时代,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在变革的当下,谁拥有更多的高价值核心专利,谁就能占领全球创新制高点。因此加快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电动重卡产业发展白皮书
电动化是全球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汽车行业减碳、减排的强大驱动力,也是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之一。众多车型中,重型商用卡车无疑是碳排放大户,因此重卡制造商为了不“拖后腿”,也逐步投身于电动化进程,在近几年推出大量电动产品。
中国道路交通2050年“净零”排放路径研究
在减排措施上,单纯依赖电动化无法帮助道路交通领域实现“净零”排放。运输结构转移的减排潜力(“转移”)与车辆电动化的减排潜力(“优化”)相当,是实现中国道路交通行业深度减排的必然选择。此外,在近期,对年行驶里程的有效控制可降低道路交通排放的峰值。在中长期即2030—2050年,随着车辆电动化规模扩大,电力清洁化势必将成为减排的重要发力点。尽管如此,多措并举才是实现1.5℃温控目标的必然选择。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洞察报告
应用需求
1、以低速封闭场景下的功能探索为基础,主机厂在逐步推动辅助驾驶应用场景的多元化,预计2025年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或超60%,感知功能的升级推动传感器硬件性能的提升。
2、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的结合可降低感知误差,提供的点云信息可帮助感知模型在物体检测&语义分割、目标行为预测、车辆定位上提供更高的准确度。
智能网联云控车路协同的研究实践
目录
1、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系统
2 、云-路多传感器协同感知
3 、云-车预测性巡航控制
4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组成结构认知
学习导航
1、情境导入
2、学习目标
3、理论知识
4、拓展阅读
5、实践技能
6、学习小结
7、自主学习